文章浏览

国家体育场(鸟巢)
2014-02-12      chenyang        

     国家体育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体育场。工程总占地面积21公顷,建筑面积258,000㎡。场内观众坐席约为91000个,其中临时坐席约11000个。举行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奥运会后将成为北京市民广泛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并成为具有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


  【建设地点】:北京奥林匹克公园(Olympic Sport Park)

  【场地类型】:新建比赛场馆园

  【结构类型】:主体钢结构

  【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

  【建筑高度】:69米   【占地面积】:313万平方米

  【赛时功能】:举行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开幕式、闭幕式,田径、男子足球

  【赛后功能】:将用于国际国内体育比赛和文化、娱乐活动、公民健身

  【座位数量】:固定80000个,临时座位数11000个

  【开工时间】:2003年12月24日

  【竣工时间】:2008年06月28日

  【建筑造价】:31亿元人民币

  【业主单位】:国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

  【施工单位】:北京城建集团国家体育馆总承包部和城建五公司

  【建筑俗称】:鸟巢(bird’s nest)

  【英文名称】:(National Stadium)


  设计综述


  新的国家体育场坐落于奥林匹克公园建筑群的中央位置,地势略微隆起。它如同巨大的容器。高低起伏的波动的基座缓和了容器的体量,而且给了它戏剧化的弧形外观。体育场的外观就是纯粹的结构,立面与结构是同一的。各个结构元素之间相互支撑,汇聚成网格状--就如同一个由树枝编织成的鸟巢。在满足奥运会体育场所有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的同时,设计上并没有被那些类同的过于强调建筑技术 化的大跨度结构和数码屏幕所主宰。体育场的空间效果新颖激进,但又简洁古朴,从而为2008 年奥运会创造了独史无前例的地标性建筑。


  基座


  基座与体育场的几何体合二为一,如同树根与树。行人走在平缓的格网状石板步道上,步道延续了体育场的结构肌理。步道之间的空间为体育场来宾提供了服务设施:下沉的花园,石材铺装的广场,竹林、矿质般的山地景观,以及通向基座内部的开口。从城市的地面上缓缓隆起,几乎在不易察觉中形成了体育场的基座。体育场的入口处地面略微升高,因此,可以浏览到整个奥林匹克公园建筑群的全景。


  屋顶


  体育场的空间效果新颖激进,但又简洁古朴。体育场的外观就是纯粹的结构,立面与结构是同一的。各个结构元素之间相互支撑,汇聚成网格状,就象编织一样,将建筑物的立面, 楼梯, 碗状看台和屋顶融合为一个整体。如同鸟会在它们树枝编织的鸟巢间加一些软充填物,为了使屋顶防水,体育场结构间的空隙将被透光的膜填充。由于所有的设施-餐厅,客房,商店和卫生间都是独自控制的单 元,建筑外立面的整体封闭因而是非常不必要的。这使体育场有自然通风,是体育场环保设计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碗状看台


  体育场被设计成为巨大的人群的容器,无论远眺还是近观,都给人留下与众不同的、不可磨灭的印象。体育场内部,这种均匀的碗状结构形体将能调动观众的兴奋情绪,并使运动员超水平发挥。创造连贯一致的外表,座席的干扰被控制到最小,声学吊顶将结构遮掩使得观众和场地上的活动成为注意焦点。在此,人群形成了建筑。


  基本服务设施


  包厢


  舒适豪华的装修布置,优质周到的配套服务,清晰良好的观看视野是国家体育场包厢品质的保障。它不仅提供了一个亲临其境的最佳观赛场所,更为社会企业和各界名流搭建一个交际、公关、答谢客户的社交平台,为企业提供一次难得的展示自身实力和尊贵地位的机会。国家体育场包厢位于体育场的四层,赛后通过改造,赛后包厢的数量约140个。


  星光大道


  星光大道作为国家体育场的旅游景点,以少有的留手印的形式来纪念、表彰那些杰出的运动健儿,满足了人们与心目中的体坛英雄零距离接触的愿望。初步设想在国家体育场景观区设建文体明星手印大道。留印对象主要包括:国内外奥运会冠军得主、对中国体育事业有突出贡献的教练员、运动员、另外,也可包括少量与运动有关的文艺界明星。


  冠名权


  冠名权是指一个企业与场馆/设施/运动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缴纳赞助费来专有使用与场馆/设施/运动队有关联的名称。冠名权交易对双方来讲是一种具有长远市场性目标的合作,同时对冠名企业来讲也可以简单的总结为是一个绝好的市场机遇,而另一方面对于场馆/设施/运动队来讲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来源。


  赞助


  与美国等在场馆赞助方面有成熟经验的国家来比较,体育场馆赞助在中国一直处于初始发展阶段。现在借着奥运会的东风,国内体育产业的发展将推动场馆赞助市场的成长。国家体育场通过开发专业高效的赞助平台,吸引大量有实力的潜在客户参与到国家体育场的建设与运营,在为体育场的发展带来无限活力的同时也使赞助商能够通过国家体育场这个窗口展示自己优质的产品和企业形象。


  比赛及演出


  国家体育场将会举办主要的国际、区域和国内赛事,另外也包括一些非传统体育赛事,为体育迷们提供一个感受新鲜体育文化的机会;除了体育赛事,其他一些大型活动,如:文艺演出、非商业性质的政府主办的大型活动以及私营企业的大型活动也将在国家体育场举行。国家体育场将创造其自己的文化和人文氛围,通过吸引最好的国内和国际体育活动和表演艺术机构、优秀的服务和先进的管理技术,使国家体育场成为全国范围内最优秀的大型体育活动和表演场所,国家体育场将成为全世界其他国家看中国的一个新窗口。


  国家体育场(鸟巢)安全设施


  防雷措施


  俯瞰“鸟巢”,人们会发现它的屋面比较平坦圆滑,不像一般建筑物的屋面那样安装有杆状或铁塔状的避雷针,也没有避雷带之类的东西,这是为什么呢?难道“鸟巢”没有什么防雷措施吗?


  其实,“鸟巢”的防雷设计采用的是最传统的防雷技术。充分利用建筑结构自身的有利条件,将鸟巢的金属屋面,钢结构中的钢构件、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等通过焊接等方式进行有效连接,整个“鸟巢”的“钢筋铁骨”部分构成了一个理想的“笼式避雷网”。为防止雷击时对人体的伤害,在场馆内人能触摸到的部位,比如钢柱等,都相应作了等电位连接;“鸟巢”内的几乎所有设备与“笼式避雷网”都有可靠连接,保证雷电来临瞬间产生的巨大电流能通过“笼式避雷网”导人地下,以此最大限度地保证场馆自身、仪器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抗震措施


  “鸟巢”所用钢材强度是普通钢的两倍,是由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特种钢材,集刚强、柔韧于一体,从而保证了“鸟巢”在承受最大460兆帕的外力后,依然可以恢复到原有形状,也就是说能抵抗当年唐山大地震那样的地震波。托起“鸟巢”最关键的是“肩部”结构,这一部分所用的钢材——“Q460”钢板厚度达到了10毫米,具有良好的抗震性、抗低温性和可焊性等点。为满足抗震要求,钢构件的节点部位还特别作了加厚处理,杆件的联结方式一律为焊接,以增加结构整体的刚度和强度。“鸟巢”凌空的屋顶气势不凡,支撑它的24根巨大钢柱脚更是壮观雄伟。为保证建造在8度抗震设防的高烈度地震区的“鸟巢”能站稳脚跟,科研设计人员克服“鸟巢”柱脚集合尺寸大且构造复杂、我国现行规范的计算假定与设计方法难以适用等情况,为这些钢柱脚增加了底座和铆钉,将柱脚牢牢铆在了混凝土中。柱脚下的承台厚度高达4~6米,24根巨大钢柱分别与24个巨大的钢筋混凝土墩子牢固地连在一起,共同擎起巨大的“鸟巢”。


  绿色设施


  国家体育场设计大纲要求“国家体育场的设计应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采用世界先进可行的环保技术和建材,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在节省能源和资源、固体废弃物处理、电磁辐射及光污染的防护和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替代产品的应用等方面符合奥运工程环保指南的要求,部分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树立环保典范。”


  设计阶段


  星光大道作为国家体育场的旅游景点,以少有的留手印的形式来纪念、表彰那些杰出的运动健儿,满足了人们与心目中的体坛英雄零距离接触的愿望。初步设想在国家体育场景观区设建文体明星手印大道。留印对象主要包括:国内外奥运会冠军得主、对中国体育事业有突出贡献的教练员、运动员、另外,也可包括少量与运动有关的文艺界明星。


  施工和运营阶段


  冠名权是指一个企业与场馆/设施/运动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缴纳赞助费来专有使用与场馆/设施/运动队有关联的名称。冠名权交易对双方来讲是一种具有长远市场性目标的合作,同时对冠名企业来讲也可以简单的总结为是一个绝好的市场机遇,而另一方面对于场馆/设施/运动队来讲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来源。


  其次,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执行,改进国家体育场的建筑功能和性能,持久地贯彻绿色奥运的概念。


  科技设施


  国家体育场设计大纲要求:“国家体育场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包括新材料和环保等技术的高新技术。在建筑、结构、建材、环保、节能、智能化、通信、信息和景观环境等方面,通过采用可靠、成熟、先进的高新技术成果,将国家体育场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以人为本的信息服务、方便可靠的通信手段、先进舒适的比赛环境和坚实可靠的安全保障的特点的新型场馆。在设计中体现奥运场馆的时代性和科技先进性,使其成为展示我国高新技术成果和创新实力的一个窗口。”


  国家体育场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在科技攻关和成熟技术应用上应用一批针对建筑结构、节能环保、智能建筑的科技成果,并针对结构特点带来的设计和施工难点实施科研课题的攻关。


  1、以国家体育场建设对科技的需求为出发点,提高体育场建设科技创新能力,积累高科技应用于体育场的经验,使科技创新成为“三大理念”的动力和保障。


  2、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针对国家体育场建设过程中的若干瓶颈和焦点问题,重点安排一批科研攻关项目和课题,解决设计和建设中的难题。在各专业设计上重点应用较成熟并具有科技含量的技术,使体育场体现一流的建设和运营的科技水平。针对钢结构设计关键技术成功的科研攻关


  主要内容包括:


  (1)焊接薄壁箱形构件研究;

  (2)钢结构复杂节点研究;

  (3)大跨度结构温度场研究;

  (4)大跨度结构地震安全性研究;

  (5)大跨度结构风振系数研究(风洞试验);

  (6)焊接薄壁箱形构件设计理论研究;

  (7)弯扭构件设计理论研究;

  (8)复杂节点构型研究;

  (9)多个焊接箱形薄壁构件交汇节点研究。


  ·针对施工关键技术成功的科研攻关


  国家体育场(鸟巢)研究内容包括:


  (1)灌注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2)超长结构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研究;

  (3)双斜柱综合施工技术研究;

  (4)空间弯扭箱型截面构件及多向微扭空间节点的加工制作技术研究;

  (5)高强钢Q460厚板(100mm)焊接性能试验、焊接工艺技术研究;

  (6)巨型马鞍型空间钢结构整体卸载技术研究;

  (7)国家体育场钢结构负温焊接试验研究应用;

  (8)国家体育场钢结构合拢技术的研究应用;

  (9)国家体育场膜材及膜结构检验技术研究。


  人文设施


  国家体育场设计大纲要求“国家体育场的设计应有利于普及奥林匹克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应充分考虑各类人员(包括残疾人和有行动障碍人员)的需求,建立适宜的人文环境。” 在体现人文关怀方面,设计对建筑功能、运营使用上做了细部设计以体现人文关怀。


  人文设计


  设计考虑各类人员的需求,溶入对残疾人和有行动障碍人员的需求,建立适宜的人文环境。


  (1)重视观众席的观看效果设计;

  (2)重视观众席安全疏散性能设计;

  (3)残疾人与普通观众路线布局;

  (4)重视消防设计;

  (5)使用计算机模拟室内微环境;

  (6)计算机模拟清晰室内音响效果;

  (7)突出建筑物内人的功能要求,装饰上体现世界性的文化内涵;

  (8)整个设施要为运动员提供理想的比赛和休息环境;

  (9)重视媒体和新闻记者的工作条件及设施需求。

  (10)国际化的标识设计,不仅是要符合人的一般习惯,而且要考虑到国际通用性。


  人文施工


  国家体育场(鸟巢)施工中“以人为本”, 细致地分析审定施工中的每一个方案,倡导工业化的装配作业,从降低劳动强度,工序中的每一个步骤,提出要采取的措施,国家体育场(鸟巢)中心思想是“以人为本”;生活上,如住宿条件及饮食等方面提供最佳的条件。

         阅读 950
  0


北京场馆

 国家体育场(鸟巢)
类型:    昵称:     
            
查看全部( 0 )>>       

道来网(1185.top) | TEL:028-85503520

©2005─2025  蜀ICP备16015445号